|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聯系人:上海自動化儀表四廠 電 話: 021-6363 2619-104 傳 真:021-6363 2619-106 郵 箱:shyb1004@163.com | 新聞詳情 開展深度合作、推進科技創新 多所高校共建國際聯合實驗室發表時間:2023-11-07 19:52作者:上海自動化儀表四廠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到,加強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合作,建立教學科研合作平臺,聯合推進高水平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決定依托高等學校整合提升并建設認定一批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聯合實驗室的主要建設目標,一是支撐形成學科,新興、交叉發展方向,學科實力達到國際水平。二是承擔國際前沿或重大需求科研任務,持續產出國際學術界公認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原始創新成果,學術影響力進入國際。三是匯聚國際創新人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能力的科學家,領軍人才水平達到世界水平。四是充分利用國際化人才培養手段,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能力,人才培養質量達到國際水平。五是執行國際化運行機制、人才評聘、學術評價和支撐服務,實驗室管理水平達到國際水平。 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階段,改革創新、對外開放是提升質量的強大動力和有效途徑。實施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是加快教育改革開放、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戰略行動,也是促進和深化高校科技國際合作的有力舉措。 10月30日,西交利物浦大學理學院與長三角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創新(CCIC)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建立國際聯合實驗室。該國際聯合實驗室聚焦“碳達峰”“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清潔能源兩大戰略領域,將攻克綠色復合材料、高性能多功能復合材料、高性能多功能復合材料及復合材料的全壽命周期與可循環應用等三類關鍵技術。實驗室將依托CCIC和西浦材料科學、化學、環境、智能制造和土木工程等專業的人才和知識進行融合,充分利用國際化科研網絡,助力打造材料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CCIC旨在構建產業技術協同創新平臺,促進區域的科創資源與外部資源融合,并吸納創新資源集聚。西交利物浦大學理學院、釜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與CCIC都在各自的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建立國際聯合前沿研究實驗室,整合先進的設施和資源,匯聚的專家、人才,以實現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科研機構和企業更廣泛、深入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全球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的發展。 11月3日,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沙特阿拉伯納伊夫阿拉伯安全科學大學——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智慧城市與機器人系統”國際聯合實驗室正式簽約并授牌。 此次揭牌標志著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國際化合作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國際聯合實驗室作為國內連接世界各地科研力量的重要橋梁,將吸引國內外科研人員聚集中山,為中山企業提供更先進的技術支持,助力中山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聯合實驗室計劃吸引匯聚國際創新力量和資源,集聚世界專家學者,合作培養國際化人才,形成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發展的立體支撐,將顯著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和國際影響力,發展方向。同時,也有利于實現創新驅動、有效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接下來,我國各大高校還將圍繞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需求,與研究方向相符、具有優勢力量的國外高校共建聯合實驗室,開展深度合作、推進科技創新,旨在為我國繼續提供裝備產品及技術服務,為解決全球性科技難題提供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