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鼎
周鼎  網絡紅人
  南都訊 記者吳雪峰 “相信講好一門課比寫好一篇論文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四川大學教師周鼎的“自白書”昨天在網上火了。周鼎表示,一直以為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是上好課,但如今教學似乎成了副業,這讓他非常失望。該校不少學生在網上表達了惋惜,因為公選課時周鼎的課曾幾近擠爆選課系統。校方對此尚無回應,周鼎則在接受南都記者獨家專訪中證實,他將退出公選課教學,“不再自取其辱”。
  曾多次獲評優秀教師
  周鼎向南都記者證實,網傳的1225字“自白書”系他于12月23日凌晨所寫,“喝了半斤酒,姑且胡言亂語。”“自白書”言辭激烈,諸如“一所高校就是一座衙門”等。該“自白書”發出后很快遭網友瘋轉。
  周鼎告訴南都記者,他從四川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方向博士畢業留校任教至今,已經工作八年半。除了專業課《中國現代史》、專業選修課《歷史與人物》,讓他“最有成就感”的是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的文化素質公選課《中華文化(歷史篇)》和《百年風流:近代中國人物漫談》。
  今年11月,周鼎獲川大第六屆本科教學優秀獎“二等獎”。來自四川大學本科教務辦的一則報道曾評價,“他深受全校學生歡迎,選課人數差不多能把系統給搞崩潰掉。”
  在四川大學貼吧等處,有學生評價周鼎的《百年風流人物漫談》稱,“比百家講壇還有意思。”一名從大一到大三都去旁聽《中華文化》的學生則評價,每學期的主題都不一樣。
  周鼎向南都記者坦承,《中華文化》一周只有三個學時,但他為此要準備三周。12月中旬,周鼎榮獲“四川大學2014年唐立新教學名師獎”———該獎旨在“鼓勵長期承擔本科教學工作、學生評價優秀的教師”。
  不過,他最終選擇告別公選課講臺。周鼎稱,盡管他講的公選課受歡迎、校領導也很認可,“但一心上好課在高校里面沒用,一沒科研經費,二沒職稱,我還是教師群體里的非主流。”
  川大學生表達惋惜
  周鼎告訴南都記者,自己任教以來一心想上好課、做好本職,不想費心寫論文評職稱,迄今只寫了一本半書、發表了四五篇論文。今年,所在學院強烈推薦其為副教授,走學校專門為公共課教師特意開辟的綠色通道,但因工作年限和工作量等硬指標,還是沒能過關。周鼎說,此前他多年未參加職稱評審,因自知科研成果和論文數量不達標,這次在意料中落選,“看透看明白了,進而反思整個機制,寫了‘自白書’。”
  “科研是自留地,教學是公家田。”周鼎向南都記者感嘆,八年來一直以為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是上好課,但如今教學似乎成了副業。“校方也更看重論文發表數量和科研成果,有些比我年輕的都當上了副教授。”
  “最牛逼的教師是擁有最多科研經費的人,而不是擁有最多聽眾的人。”周鼎透露,他此前從不申請科研經費,而學校為照顧青年教師,批給他一項3萬元的科研經費,而在他看來更像是一種補貼。
  對此,周鼎亦在“自白書”當中吐槽,“高校教師的主要工作是申報課題,報賬,報賬,還是報賬”。
  這篇“自白書”昨日掀起包括川大學生在內的網友的廣泛討論,“上課從來都是地上坐滿”、“川大需要你”、“愿用其它掛科再換一節旁聽”等言論,在川大學生朋友圈中刷屏。截至發稿,川大校方尚無回應。
  周鼎自白書 “寧鳴而生,不默而死”
  1、今晚,喝了半斤白酒,不知是否醉了。酒壯慫人膽,姑且胡言亂語,將來也可以酒后醉話搪塞過去。
  2、領導來電說,不要在網上隨便說話,你有一批粉絲。我說,我沒有粉絲,因為我從來不是什么偶像,我是一個喜歡砸碎偶像的人。
  3、講好一門課能折算成幾篇論文?
  學院說,不知道。
  教務處說,也不知道。
  校長說,我也不知道。
  4、教務處說,中華文化課一周只有三個學時。
  我說,為了這三個學時,我整整準備了三周,而為了講好這三個學時,我至少準備了三年。
  5、為什么我們的大學教學質量每況日下?
  因為一個老師的職稱只與他的科研成果有關。
  6、一門課的工作量如何計算?
  教務處說,我們按照課時來計算。
  那一刻,我真希望自己是一部復讀機。
  7、從前,科研是副業。
  現在,教學是副業。
  8、所有高校領導都在說,我們必須重視教學。他們一邊說著,一邊看著論文發表的數量。
  9、學生的數量比學生的質量更重要,因為高校經費的劃撥與招生數量有關,與畢業質量無關。
  10、最牛逼的教師是擁有最多科研經費的人,而不是擁有最多學生聽眾的人。
  也許最新一版的漢語大詞典應該修改教師的定義了。
  11、回頭想想自己在上課前一刻還在努力修改課件,只能自嘲這是一種潔癖。
  12、從來沒有辦公室,八年了,從望江搬到江安,依然沒有辦公室。
  在歷史文化學院的新修大樓里,只能羨慕地看著教授工作室和副教授工作室的招牌熠熠生輝。
  他們說,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
  13、論文的數量從來與質量無關。
  他們說,這叫一雞多吃。
  中國的高校不過是一座農家樂。
  14、你以為你在教育學生,其實是學生在教育你。
  你改變不了世界,只可能被世界改變。
  15、深夜,一名旁聽生打來電話,問候冬至。
  他讓我不會后悔這八年來的所有努力。
  16、川大從不缺周鼎。
  周鼎也從不缺川大。
  17、所有人都在勸我冷靜。
  他們不知道,我已經冷靜了八年半。
  18、我對于講課有一種天生的熱情,因為我的父親也是一名教師。
  我無法體會一名中學歷史教師的痛苦,我只能深味一名大學歷史教師的痛苦。
  19、科研是自留地,教學是公家田。
  20、留校那年,我的工作是在一間辦公室里糊紙盒,只是為了迎接本科教學質量評估。
  八年的學術訓練最終只為了糊好一個檔案盒。
  21、八年前女兒出生的那一天,我在產房門口備課。
  看了新生的女兒一眼,我匆匆奔赴江安上課,褲腿上沾著女兒身上的血跡。
  可我知道,這不是什么先進事跡。
  22、一所高校就是一座衙門。
  所有人都言必稱校長。
  然而,校長終究不是萬能的神。
  23、從前,農村搞聯產承包責任制。
  現在,學院也搞聯產承包責任制。
  每個學院都要向學校簽下合同,承包多少個課時,多少篇論文,多少個課題。
  院長是包工頭,教師是搬運工。
  24、高校教師的主要工作是,申報課題,報賬,報賬,還是報賬。
  25、他們說,評價一個公共課教師的標準是工作量。
  我終于知道勞模是怎樣煉成了。
  26、他們希望我緘默。
  他們說,明年還有機會。
  可我說,老子不玩了。
  27、最難過的不是你失敗了,而是你這樣失敗了。
  你的對手不是誰誰誰,而是根本不知道誰誰誰的那個東西。
  28、寧鳴而生,不默而死。
  29、一個相信講好一門課比寫好一篇論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
  他早就該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