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聯系人:上海自動化儀表四廠 電 話: 021-6363 2619-104 傳 真:021-6363 2619-106 郵 箱:shyb1004@163.com | 新聞詳情 五部門:力爭到2025年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體系初步構建發表時間:2024-05-06 14:35作者:自動化儀表四廠 自動化儀表四廠2023年以來,我國船舶制造行業持續發力,推動三大造船指標高速增長。隨著我國船舶制造行業節能減排力度持續加大,行業將會穩步推進轉型升級,在綠色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化下,我國船舶制造行業將會得到更為健康、有序的發展,推動三大造船指標持續提升。 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是全球海事工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國船舶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途徑。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特制定五部委聯合印發《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綱要》),推動國際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實施,加快船舶制造業綠色轉型。 綠色發展是船舶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途徑,要聚焦現代船舶產業體系建設目標,加快推進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為此,《行動綱要》提出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 ——到2025年,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體系初步構建。綠色船舶產品供應能力進一步提升,船用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技術應用與國際同步,液化天然氣(LNG)、甲醇等綠色動力船舶國際市場份額超過50%;骨干企業減污降碳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綠色制造水平有效提升,萬元產值綜合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綠色低碳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碳足跡管理體系和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初步建立。 ——到2030年,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體系基本建成。綠色船舶產品形成完整譜系供應能力,綠色船舶技術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綠色船舶國際市場份額保持;骨干企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綠色示范企業,全面建成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 《行動綱要》重點圍繞4個方面部署了14項行動任務。 ——構建綠色船舶產品體系。實施綠色智能船舶標準化工程,形成系列化綠色船型品牌產品;推動沿海內河船舶電氣化改造工程試點,積極穩妥推動具備條件的客船、貨船、工程船、漁船等LNG、電池動力船型研發和示范應用,推動甲醇、氫等動力船型研發和試點等。 ——推動制造體系綠色轉型。實施船舶總裝建造數字化提升工程,促進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全面實施安全和環境無害化拆船,提高船舶部件再加工、再制造和材料再利用技術水平;拓展綠色低碳專項技術應用范圍,提高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水平等。 ——推動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推動建立行業碳足跡管理體系,建立碳足跡背景數據庫,開展試點核算與評價;加快建設綠色船舶配套供應鏈,研究建立船舶配套設備能效評估和認證體系,鼓勵船舶配套供應鏈企業開展綠色生產、創建綠色工廠、生產綠色產品等。 ——加強綠色發展區域協同和國際合作。強化不同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之間的分工合作,鼓勵有條件地區先行先試打造綠色船舶特色產業基地;推動建立多邊框架下公平合理的國際規則,積極發展綠色船舶產品貿易,推動全球船舶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等。 除此之外,《行動綱要》還著重打造三個工程,沿海內河船舶電氣化改造工程試點、船舶動力創新工程、船舶總裝建造數字化提升工程。 ——沿海內河船舶電氣化改造工程試點。支持有條件的沿海內河重點地方先行先試,推動用戶企業和鏈主企業牽頭組建產業聯盟,加快產業集聚,創新商業模式,探索利益共享運營機制,完善電動船充換電等配套設施建設和標準規范,推進綠色智能船舶便利化運營,推動高能耗高排放老舊船舶加快報廢更新,新建改建電池動力等綠色智 能船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由點及面帶動全國沿海內河船舶電氣化更新改造。 ——船舶動力創新工程。圍繞船舶綠色低碳發展需求,以全面掌握低碳零碳燃料船舶發動機研制能力為目標,以典型機型研制為牽引,加快LNG、甲醇、氨、氫等低碳零碳燃料船舶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形成LNG、甲醇、氨等燃料船舶發動機全功率譜系研制能力,完成氫燃料船舶發動機研制,推動實船應用,建立完善船舶發動機自主研發設計平臺和供應鏈體系,低碳零碳燃料燃燒、智能控制、摩擦潤滑等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自動化儀表四廠——船舶總裝建造數字化提升工程。提升我國船舶總裝建造技術水平,以精益管理為理念,以數字化、標準化為手段,以提質增效、節能降碳為目標,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定船舶總裝建造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和評價方法,重點突破船舶設計建造協同管控、數字化工藝、智能裝備等關鍵技術,實現示范應用,形成一批數字化管理系統、工藝、裝備和技術標準,打造若干數字化示范船廠、先進制造車間和智能制造典型場景,推動骨干企業生產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